“而后秦律规定,官府都要抄写最新的法条,并且要核对无误,抄错了的,最严重的是要按照抄错的法条进行处罚……就和判错案会按照判错的法条处罚一样,这个规定来自于考古发现,睡虎地秦简。”
说完这些,伍爱华表情怪怪的:“其实我应该称赞当时秦朝律法严明、执法必严的作风,并且也知道只有秦朝这样规定,才能尽可能杜绝冤假错案……当时利益相关,想想当个法官随时会因为学艺不精而死,这还是个每年都要学习、终身学习新律法的职业,我难以抑制地要共情秦法吏,并且真的会谢,毕竟我是真的有可能考公务员当法官的啊!”
真的有可能会当法官的伍爱华是真的很同情秦朝的法吏们。
历朝历代,判错案后果最严重的就是秦朝了吧?
这么想着的伍爱华忽然看到导师,立马就闭了嘴。
伍爱华想到当初因为同情秦法吏在导师面前露了口风,而后被导师一顿教育。
“知道判错案后果严重,就应该好好学习不判错案!”导师当时如是说道:“还没学就想着以后判错案,这种学习态度就不对,你还想着考公务员当法官?可别说是我学生,我怕被你连累了名声。”
被导师一顿教育的伍爱华:啊吧啊吧。
伍爱华:虽然但是……法律也有很多模棱两可的空白啊!有些就是无法可依不知道怎么判啊!
当然,这种不知道怎么判的情形多数出自于民商事领域,秦律绝大部分都是刑律,秦法吏应该比较少这种疑惑。
伍爱华当时还不忘嘀咕:“秦律的法条肯定没有那么多,所以秦法吏能够记住,如果真和我们现代一样,除非他是电子词典投胎转世,不然不可能记住所有法条。”
对于这一点,导师倒是没有反驳,因为导师自己也记不住所有法条,别说所有,就是常用的也记不完全。
看到导师在场的伍爱华不敢说关于秦法吏多惨的话题,转头就说道:“始皇时期的秦律有一个特点,就是专任刑罚。”
“专任刑罚,事实上是让法治走向了刑治,依靠刑罚来规制百姓的行为,”伍爱华并不赞同地说道:“其实已经背离了以法治国。”
“但是始皇毕竟是第一任大一统封建君主,我们都知道,封建皇朝的君主为了维护君主专制,可以做出很多匪夷所思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为,或者说帝王的道德标准和普通人就不是一样的标准,和两千年来的皇帝对比,始皇也就是推行了中央集权、加强皇权,即没有杀功臣也没有跪外邦,始皇的举动对于君主来说都是合理正常甚至平平无奇的,几乎不太需要置喙,他就是在正常的扩展皇帝权力的边界、驯服他的臣民。”